罗亮
发布时间:2025-03-13
姓 名:罗 亮
职务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luoliangwhu@126.com
工 作 室:法A437-1
所在系所(中心):公共管理学系
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数字治理,机关事务管理
主讲课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本科生、研究生),政治学原理(本科生、研究生),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研究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生),大国政体概要(本科生)。
教育经历:
2008年09月-2011年06月 武汉大学 获法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2006年09月-2008年06月 武汉大学 获法学(政治学)硕士学位
2002年09月-2006年06月 南昌大学 获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1年07月至今 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教师
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 新加坡国立大学 访问学者
2012年04月至2012年05月 台湾世新大学 访问学者
研究课题(主持):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网络空间主权及其治理机制研究》,2019年,已结项。
[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政治安全视野下的网络公共空间协同治理机制研究》,2015年,已结项。
[3]中国高等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大统战工作格局下高校统战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机制研究》,2023年,在研。
[4]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机关事务工作协同创新机制研究》,2019年,已结项。
[5]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网络意见人士的类型划分与精准统战策略研究》,2024年,已结项。
[6]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新秩序的重要论述研究》,2016年,已结项。
[7]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政治安全视域下的网络舆情疏导及其治理机制研究》,2012年,已结项。
[8]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数字化背景下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现实挑战和优化路径研究》,2023年,已结项。
[9]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2021年,已结项。
[10]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及其协同治理机制研究》,2020年,已结项。
[11]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多维识别和精准帮扶机制研究》,2023年,在研。
[12]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红色文化资源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索》,2021年,在研。
[13]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新媒体技术的“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索》,2016年,已结项。
[14]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国家治理视域下新加坡廉政建设与反腐败经验研究》,2020年,在研。
[15]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网络反腐的政府流程监控模式及其应用研究》,2014年,已结项。
[16]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及其引导机制研究》,2014年,已结项。
[17]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委托项目:《数字化赋能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024年,已结项。
[18]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委托项目:《机关事务工作勤俭办一切事业研究》,2023年,已结项。
[19]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委托项目:《大数据在机关事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2021年,已结项。
[20]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招标项目:《基于整体性治理的乡村治理体系与政策创新研究》,2021年,已结项。
主要学术论文:
[1]《国内共同富裕研究30年:热点、趋势与演化路径》(第一作者),《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中文核心),2023年第07期。
[2]《新时代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路径选择:基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考》(第一作者),党的文献(CSSCI、中文核心),2019年第01期。
[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建设过程审视》(独著),《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中文核心),2018年第05期。
[4]《网络公共领域的结构性缺陷:基于民主的审视》(独著),《新视野》(CSSCI、中文核心),2016年第06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7年第02期全文转载。
[5]《网络群体性事件:转型时期社会危机的新形态》(第一作者),《求实》(CSSCI、中文核心),2011年第01期。
[6]《新制度主义视阈下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创新探析》(独著),《理论与改革》(CSSCI、中文核心),2010年第06期。
[7]《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第二作者),《行政论坛》(CSSCI、中文核心),2011年第01期;该文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08期论点摘编。
[8]《从民主实验室到民主新平台:网络公共领域的民主价值》(第二作者),《理论探讨》(CSSCI、中文核心),2017年第01期。
[9]《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西部大开发》(第一作者),《宏观经济管理》(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2025年第01期。
[10]《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运作机理与优化路径》(第一作者),《学术交流》(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2024年第07期。
[11]《当代中国农村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路径探析》(第一作者),《理论导刊》(CSSCI扩展版、核心),2010年第10期。
[12]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机关事务干部数字素养:框架、挑战与提升》(第一作者),《领导科学》(中文核心),2024年第06期。
[13]《多维邻近性视角下机关事务工作区域一体化建设路径》(第一作者),《领导科学》(中文核心),2023年第06期。
[14]《智慧机关事务:机关事务管理大数据应用框架研究》(第一作者),《领导科学》(中文核心)2021年第24期。
[15]《现代民主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公共领域的思考》(独著),《云南行政学院学报》(中文核心),2016年第06期
[16]《互联网与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第一作者),《新闻战线》(中文核心),2016年第19期。
[17]《网络公共空间的有效治理:目标、主体与手段》(第二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中文核心),2016年第06期。
[18]《转型时期利益整合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国家自主性的视角》(第二作者),《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08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9]《数智化背景下机关事务治理的平台化转型:逻辑、实践与路径》(第一作者),《中国机关后勤》,2025年第03期。
[20]《岸田政府“印太新计划”的内容、动因与前景》(第一作者),《日本问题研究,2024年第03期。
[21]《新时代数字乡村建设:目标引领、行动策略与保障要素》(第一作者),《行政与法,2023年第08期。
[22]《数字机关事务的技术执行框架研究》(第一作者),《中国机关后勤》2023年第02期。
[23]《“被围猎”型官员的腐败心理防治之策》(第一作者),《廉政瞭望》,2023年第03期。
[24]《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百年探索和基本经验》(第一作者),《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01期。
[25]《“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一作者),《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04期。
[26]《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第一作者),《宁夏党校学报》,2022年第02期。
[27]《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底线思维》(第一作者),《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01期。
[28]《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推进路径》(第一作者),《行政与法》,2021年第12期。
[27]《新时代网络群众工作的创新逻辑及其展开》(第一作者),《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04期。
[29]《网络反腐进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与行动策略》(第一作者),《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04期。
[30]《习近平的网络安全观探讨》(第一作者),《党政干部论坛》,2017年第07期。
[31]《网络群众路线:“互联网+”背景下群众工作的变革与创新》(第一作者),《宁夏党校学报》,2017年第03期。
[32]《网络虚拟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第一作者),《行政与法》,2016年第12期。
[33]《.网络公共舆论:功能、局限及其有效引导》(第一作者),《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04期。
[34]《新制度主义:一场新的范式革命》(第一作者),《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1期。
[36]“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第一作者),《党建参阅》(人民日报社内刊),2023年第19期。
[36]《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第一作者),《党建参阅》(人民日报社内刊),2023年第10期。
[37]《在把握“三个统一”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第二作者),《党建参阅》(人民日报社内刊),2023年第03期。
[38]《新时代年轻干部如何守住拒腐防变的五道关口》(第一作者),《党建参阅》(人民日报社内刊),2022年第17期。
[39]《构建年轻干部“选育管用”的全链条培养体系》(第一作者),《党建参阅》(人民日报社内刊),2022年第9期。
[40]《党员领导干部需提升七种能力妥善应对风险挑战》(第一作者),《党建参阅》(人民日报社内刊),2021年第20期。
[41]《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创新:总体特征、实践样态与内在机理》(第一作者),《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著作和教材:
著作:《网络空间的民主生活实践》(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教材:《社会学教程新编》(参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课程建设:
[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南昌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2020年。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南昌大学“课程思政”示范建设课程,2019年。
[3]《政治学原理》,南昌大学优秀示范性网络课程,2011 年。
获奖与荣誉:
[1]全国机关事务2024年度理论研究优秀成果 一等奖,2024年。
[2]全国机关事务2023年度理论研究优秀成果 一等奖,2023年。
[3]全国机关事务2022年度理论研究优秀成果 二等奖、优秀奖,2022年。
[4]全国机关事务2021年度理论研究优秀成果 一等奖、三等奖,2021年。
[5]全国“新时代机关事务行业建设”主题征文 三等奖,2022年。
[6]中国廉政学会2022年度优秀论文成果 二等奖,2022年。
[7]江西省2024年度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2025年。
[8]江西省2023年度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 三等奖,2024年。
[9]江西省2022年度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 三等奖,2023年。
[10]江西省党建研究会2023年度优秀课题成果奖,2024年。
[11]江西省党建研究会2021年度优秀课题成果奖,2022年。
[12]江西省机关事务理论研究和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
[13]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论文 一等奖,2022年。
[14]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论文 一等奖,2021年。
[15]江西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三等奖,2019年。
[16]江西省移动教学大赛“教学先锋”,2019年。
[17]江西省公共管理研究生案例大赛优秀指导老师,2023年。
[18]南昌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2019年。
[19]南昌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2016年。
[20]南昌大学“优秀本科生导师”,2017年。
[21]南昌大学“青年岗位能手”,2019年。
[22]南昌大学“赣江青年学者”,2014年。
[23]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政治学原理》,2022年。
[24]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大国政体概要》,2019年。
[25]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大国政体概要》,2017年。
[26]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2017年。
[27]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大国政体概要》,2016年。
[28]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2016年。
[29]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大国政体概要》,2015年。
[30]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提名奖”,《政治学原理》, 2015年。
[31]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提名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2015年。
[32]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提名奖”,《大国政体概要》,2014年。
指导学生获奖(省部级以上荣誉):
[1]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教育部、团中央等,2023年。
[2]江西省首届公共管理研究生案例大赛,一等奖,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23年。
[3]江西省第十二届“华创杯”市场调查分析大赛,三等奖,省统计学会、省学联等,2024年。
[4]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等,2024年。
[5]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等,2023年。
学术兼职: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江西省社会工作专家
江西宗教工作智库专家
江西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西省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新时代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创新基地研究员
南昌大学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系副主任
南昌大学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廉政治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