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影响报道

聚焦2014江西两会·热点——中国江西网-江南都市报采访廖晓明教授

发布时间:2014-01-22

聚焦2014江西两会·热点

2014年01月22日 来源:中国江西网-江南都市报



文/记者陈艳伟 廖济堂

  热点1

  政府买公共服务要制定具体措施

  报告:“制定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具体举措,建立公平开放的公共服务购买制度。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推动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完全脱钩。”

  解读:“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既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又能激发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活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还可以有效保障服务质量。”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廖晓明表示,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采购的一种形式,内容涵盖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社会救助、就业培训等诸多领域。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买卖规则

  “我们常说,‘小政府,大社会’,政府职能过多、过杂,不仅不利于提高服务能力,反而容易效率低下。”廖晓明说,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趋势,但一定要先从制度上解决“买什么”、“怎么买”、“为谁买”以及如何监督等问题,即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买卖规则”。

  廖晓明表示,政府应首先研究论证并明确哪些服务可以买,哪些服务不能买,这是顺利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前提。“我建议能放开的尽量放开,明确开放的领域后,自然会有相应的中介机构、社会组织来承接这些服务,通过建立竞争性的市场化机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才能保障服务质量。”

  杜绝一边购买服务一边养人办事

  廖晓明表示,政府购买了公共服务后,不等于可以撒手不管了,而是要强化监督和评估。政府采购是批量购买,但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买得越多价格越高的情况,要避免这种“采购腐败”,必须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公众评价机制,服务好不好要先问问公众。在此基础上,还应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廖晓明直言,对于政府购买服务一定要精细化操作,杜绝一边购买服务、一边又养人办事的现象。

  热点2

  “三公”账单晒得越细越好

  报告:“从紧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扎实推进‘三公’经费公开,逐步将县(市、区)纳入公开范围。”

  解读:2013年,我省首次公布了2013年省级“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预算统计表,大部分省级部门首次在各自官方网站公布了2013部门“三公”经费预算统计表。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2013年以来,江西对外公布了省级“三公”经费预算,这是对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积极回应。不过,多数省直部门只是通过一张简表公开了总额多少,在具体列支方面并未进行细化说明,也没有公布“三公”预算的增减情况。“晒‘三公’账本就是要让社会监督的,尽可能细化到让老百姓看得懂才是关键,否则就是一笔糊涂账。”竹立家说,“三公”经费应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且“三公”账本的公开一定要越细越好,县(市、区)应该比省级公开得更细,并说明增减情况,这样才能让公众知道这些钱花到哪里去了、花得合不合理。

  “将县(市、区)纳入‘三公’经费公开范围,可以让政府经费支出更加透明。”竹立家建议,各部门不仅应在各自的官方网站上公开,还应在媒体上公布,便于百姓更好地了解。

  热点3

  整合旅游资源组建省旅游集团

  报告:力争新组建10个左右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

  力争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增长20%,旅游总收入增长30%以上。

  解读: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程宇航认为,我省统筹规划和整合旅游资源,组建省旅游集团,打造跨景区、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符合旅游产业深度挖掘的方向。“下一步,我省还应该在旅游景区的规范管理、服务质量、文化挖掘、降低票价等方面下功夫,以进一步带动旅游产业的升级。”

  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程宇航认为,只有科技创新领域走在前面,产业才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以前,我省在科技创新方面基础薄弱。通过近年来的赶超,我省在有色产业、稀有金属产业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相信科技创新能够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于我省培养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程宇航认为,我省出台了新修编的十大战略新兴产业规划,确定了航空、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锂电及电动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文化暨创意、绿色食品等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航空产业为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民用航空产业,制定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南昌航空城、景德镇直升机产业园建设,组建江西地方航空公司、通用航空公司。这些举措的提出,必定会加快航空产业的发展。”

  另据了解,2014年,我省将进一步开展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加强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吉州窑遗址等大遗址保护管理,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第十四届全省运动会。

  热点4

  支持赣州申报“较大的市”

  报告:●开工建设昌九大道和昌九高速全线“四改八”扩建工程,推进九江港和南昌港一体化建设

  ●实施昌九一体化电网发展规划,推进武汉至南昌10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

  ●取消昌九两市间漫游通话费和长途通话费,商业银行银行卡、存折业务同城化

  ●支持赣州申报“较大的市”

  ●争取赣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瑞兴于试验区、“三南”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地、章康新区等区域发展平台获得国家批复

  ●打造抚州赣闽开放合作创新区

  解读: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程宇航说,看了政府工作报告,深切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强有力推进。

  程宇航认为,我省加快昌九“龙头昂起”,推进赣南“苏区振兴”,促进赣东赣西“两翼齐飞”,今年都出台了很多实际的举措。以全力推进昌九一体化来说,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进一步完善两市间城乡客运体系,加快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整合共享。“这些都将不断提高两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同时,也更进一步推进南昌和九江参与好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

  “赣州正加强与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的对接,特别是支持赣州申报‘较大的市’。”程宇航说,这些举措必将进一步推进赣南“苏区振兴”。促进赣东赣西“两翼齐飞”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支持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支持赣西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赣东赣西两翼加快发展。

  热点5

  用刚性制度保障带薪休假

  报告:“完善促进消费政策,加快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积极拓展绿色、健康、文化、休闲等消费业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实施鼓励消费的财税、信贷政策和信用消费政策,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解读:南昌大学旅游系主任黄细嘉表示,以往大量旅游消费是由公款买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全国范围内的集体出游、单位出游的规模大幅减少。“这种不良现象得到遏制,绝对是一件好事,但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一个消费缺口。”黄细嘉表示,带薪休假带来更充裕的休息时间,落实带薪休假不仅是促进消费的一个举措,更能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黄细嘉坦言,我国带薪休假的天数与其他国家相比其实并不少,问题出在长期以来带薪休假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落实。目前落实带薪休假比较好的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落实起来相对较差。“这些企业也许并不是不想做,而是受限于行业的低效率或企业资金问题,很难开展下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可能意味着今后我省将有更多的刚性举措。”黄细嘉表示,相关部门可对不同单位、群体带薪休假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成立协调机构,从法律、经济等各个角度进行系统研究,完善制度设计,对部分企业落实带薪休假进行补贴。

  热点6

  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争取国家批复

  报告:大力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提升交通干线通道绿化水平,积极创建森林城市,完成植树造林200万亩;

  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确保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0.5%、2%、1%、2%。

  解读:就政府工作报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内容,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资源利用与生态安全研究所所长谢花林认为,争取国家批复江西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是从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提出的目标。

  谢花林分析,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就是在尊重自然的规律下,用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理念,在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基础上,构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机制。“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生态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机制,加大工业废气治理和处置机制,建立城乡饮用水安全治理与保障机制。”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方面,要确立绿色生产模式。同时,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产业低碳发展。此外,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强化社会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度来引导。”谢花林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他说,完善我省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要从决策制度、评价制度、考核制度等方面入手。“要将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环境保护成效的指标纳入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制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以考核‘指挥棒’引领和促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

新闻来源:
江南都市报:聚焦2014江西两会·热点
江西人大新闻网:聚焦2014江西两会·热点
中国江西网(大江网):聚焦2014江西两会·热点


江西省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 南昌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9-2022 南昌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236